疾控中心實驗室建設標準
李達達 2024-12-05 09:48:52 2044閱讀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建設,必須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堅持科學、合理、適用、經濟、綠色的原則,從本地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需求出發,正確處理現狀與發展、需求與可能的關系,做到規模適宜、功能適用、裝備適度、經濟合理、安全衛生。
一、選址布局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用地的選址應符合下列要求:
1、地形規整,工程和水文地質條件較好。
2、周邊城市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
3、避讓飲用水源保護區。
4、遠離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和貯存區,高噪聲、強振動、強電磁場等污染源。
二、建設規模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實驗用房,根據職能分工、開展工作、滿足功能、完成任務的要求,分為基本實驗用房和特殊用途實驗用房。
1、基本實驗用房
指對應職能分工、滿足必須開展的基本工作任務所需的實驗用房,包括微生物與寄生蟲、理化、毒理、消毒與病媒生物、放射等各類基本項目功能實驗用房,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日常工作的基礎。其建設規模應根據滿足基本功能、完成基本疾病預防控制任務,同時兼顧未來發展的原則確定。
2、特殊用途實驗用房
指根據地區衛生發展規劃、本單位技術水平和實際工作需要進行設置的,功能針對性較強、條件要求較高、結構較復雜、投資較大的實驗室,如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四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二噁英實驗室、電子顯微鏡實驗室、SPF級實驗動物房、等離子光譜/質譜儀檢測室等,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滿足開展基本工作的基礎上,提升工作水平、解決深層次問題、加強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所需設置的實驗用房。其建設規模應根據轄區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結合本單位技術水平確定。
3、業務用房
是指開展衛生部《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能》明確的業務工作,除實驗用房部分之外所需的工作用房。其建設規模應根據完成基本業務工作任務的實際需要進行確定。
4、保障用房
是指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常開展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起輔助支持作用的功能用房,包括實驗用品庫房、一般化學試劑庫房、毒害性物品庫房(劇毒品庫)、易燃易爆物品庫房、腐蝕性物品庫房、應急物資貯備庫房、冷庫、中心供應站、污水處理設施、配電房、泵房、車庫、消防設施及其他建筑設施用房等。其建設規模應按完成基本工作任務、保障衛生防病機制正常運轉所必須具備的功能單元確定。
5、行政用房
包括領導辦公室、中心辦公室、黨委辦公室、紀委辦公室、人事部、財務部、檔案室、工會、消防安保、后勤管理部、保衛部等功能用房。建設規模參照國家關于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確定。
三、建設標準
1、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建筑設計,在滿足工藝性和功能性特點的要求下,按照科學合理、安全衛生、經濟適用的原則,盡量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2、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各類實驗過程中,常會產生各種有毒、有腐蝕性、異嗅及易燃易爆的氣體。這些有害氣體需要及時排出室外,避免造成室內污染,保障實驗人員的健康與安全,延長儀器設備的使用壽命。因此,實驗用房通風是實驗室建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
自然通風是實驗用房全面通風的一種重要方式,自然通風主要依靠開啟門窗來實現。因此,有實驗用房的建筑物不宜采用玻璃幕墻,宜采用窗下墻形式。在建筑設計時,應盡量考慮擴大外窗及其可開啟的面積。自然采光對于實驗用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有利于實驗人員的視覺判斷,而且讓自然日光進入實驗用房將會改善每個空間的形象與品質。
實驗建筑物的方位應保證室內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儀器設備較多的建筑物應避免西曬。實驗建筑物的朝向,應根據夏季主導風向對實驗室能形成穿堂風或能增加自然通風的風壓作用確定。實驗建筑物的迎風面與夏季主導風向宜成60°~90°夾角,最小也不宜小于45°角。
采用自然通風與采光,對于整體建筑物無需常年人工通風或制造常年人工氣候以及人工照明,既節省了建設投資,降低了運行與維護費用,又使安全性、可靠性與舒適性更有保障。
機械通風是實驗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的通風方式,例如:
①許多實驗用房需要具備潔凈、負壓、恒溫恒濕的環境條件,需設置空氣調節系統;
②在實驗過程中集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需要通過局部排風罩進行捕集、排除。因此,建筑形式應便于采取機械通風措施。
本條按照滿足工藝要求、節省投資、降低能耗的原則,規定了實驗建筑關于通風與采光的設計要求。
3、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的特點是實驗內容廣泛,要求各異,其大小、形態及室內環境指標多不相同,應根據實驗的對象、內容與要求進行建造。實驗用房是實驗工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針對性與多樣性的特點。有的需要建筑物提供大空間來形成開放型實驗室,如許多化學實驗室,由于它們的共性較多,需要的工作面較大,因此常被希望建成大空間的工作平臺,以便相互配合,提高工效;有的需要在較大的空間內按實驗的特定要求劃分出多個區域,形成一個組合型實驗室。如:
①組合形式PCR實驗室(基因擴增實驗室),根據特定的專業要求,應設置五個(或四個/三個)相互隔離的工作區域,即試劑貯存和準備區、樣品粉碎區(根據需要設置)、樣品制備區、擴增反應混合物配制和擴增區以及產物分析區;當采用熒光PCR時,擴增區和產物分析區可合并為一個區。為了減少不同工作區之間的空氣交換量,各個工作區的出入口應設置緩沖間,并且當建筑條件許可時,可設置內部專用走廊,形成定向的人流、物流與實驗流程。同時對室內環境也有特定要求,需設置通風系統,形成定向的氣流包保護區,避免各個實驗區之間的相互干擾。
② HIV血清學實驗室,按專業要求,應設置清潔區、半污染區及污染區三個區域,根據需要還可設置血清庫。整體布局應符合合理的工藝流程、生物安全以及人流與物流的要求。
因此,實驗用房具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無一般民用建筑中慣有的“標準層”或“標準間”的概念;二是需要建筑物提供大面積的敞開空間以及一定的層高,以便各種類型實驗室的布置與建造。鑒于上述特點,實驗用房宜采用框架(剪)或鋼結構,消除混合結構中承重墻對空間的限制,便于實驗室在新建、改建與擴建時靈活設置。
3、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等有關建筑設計防火要求,規定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筑防火設計原則。
設置實驗用房的建筑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消防設施的設置應符合國家有關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
對于大型貴重儀器實驗室以及過水后將發生嚴重危害環境或嚴重危及人體健康事故的實驗室,應采用合理的氣體滅火裝置。適用于實驗室的氣體滅火裝置通常有自動氣體滅火裝置和手動滅火器。采用自動氣體滅火裝置時,應在室內外分別設置手動控制開關,同時還應在消防值班室設置手動直接控制裝置。
4、為了合理組織人流、物流、避免交叉污染,實驗用房內部平面布局應滿足下列要求:
①實驗區與非實驗區相互隔離;
②人員經更衣室更衣后進出實驗區;
③物品,特別是大型儀器設備經垂直通道到達樓層后可直接進出實驗區。
5、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用房在樓宇中的垂直布局,應根據各類用房散發廢氣的毒性、刺激性及異嗅的強弱程度,以及工程管網量,并考慮合理的人流、物流組織和工作流程來確定。
實驗、業務、保障及行政等各類功能用房集中在一個樓宇時,宜將實驗用房置于樓宇最上部,明確功能分區,保證實驗用房呈獨立區域,并處理好交通關系,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避免不同類別的人流、物流相混雜。其余用房的垂直布局宜按照業務、行政及保障用房依次向下布置。
各類實驗用房集中在一個樓宇時,由于毒理(包括動物存養)實驗室散發異嗅氣體的量與強度較大、工程管網量多、布置復雜,因此毒理實驗室宜設置在最上部;理化實驗室散發化學氣體量較多、工程管網量較大,因此理化實驗室宜設置在樓宇上部;微生物實驗室所需通風設施的工程管網量相對較少,同時,實驗室含致病微生物的污水應收集消毒后排放,因此微生物實驗室宜設置在毒理、理化實驗室的下方。
實驗用房在樓層間的布局,宜按類別單元進行歸攏,分層設置。對于容易造成交叉干擾,而又難以有效隔離的實驗室,不得同層混合布置。
6、設置實驗用房建筑的電梯,按用途可分為客梯和貨梯兩類;按專業清潔要求可分為清潔梯和污物梯兩類。
實驗用房的垂直交通,在滿足人流需要的同時,更應滿足物流,包括樣品、試劑、器皿、儀器設備等運輸的需要,因此實驗用房宜安裝電梯,位于四層及以上的實驗用房應安裝電梯。無論是高層還是多層建筑,在確定電梯時應至少設有一部貨梯或至少有一部客梯可兼作貨梯,以便實驗用品,特別是大型儀器設備的垂直運輸。有條件者,宜單獨設置污物梯。
客梯(清潔梯)的位置應設于樓宇主入口視覺顯著、交通便利的區域;貨梯一般與客梯相鄰,這種設置可以降低造價、提高效率,但也可以根據特殊需要,避開主要人流路線,在樓宇的其他區域獨立設置,通常是設于樓宇的另一端。在這種情況下,貨梯往往更多地被當作污物梯使用。獨立的貨梯或污物梯可以通過門禁系統進行管理,僅用于設備、材料、樣品和其他供給的運輸,并便于實現封閉清理與消毒。
貨梯或客貨兩用梯除設有常規功能外,還應配置運行直駛與停站更改功能。它的作用是保證在運送物品,特別是含有致病微生物的實驗樣品與廢棄物時,可以不受梯外其他樓層的召喚以及更改梯內錯按的樓層按鈕而直接到達目的樓層。
7、實驗室內隔墻應優先選用厚度簿、保溫性好、施工方便的新型輕質材料,并滿足牢固、保溫、防火及表面光滑平整的要求,對合理布局、擴大使用面積、提升建設檔次、展現良好形象具有顯著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應對未來的改建、擴建具有較好的靈活性。
無特定要求的實驗用房,內隔墻應具備良好的可視性,其意義在于:
①提高安全性。由于實驗室結構往往比較復雜,工作人員較少,因此,提高實驗室的可視性,有利于及時發現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意外事故;
②提高明亮度、增強開闊感。由于實驗室隔墻很多,對光線的阻擋程度較重,因此,提高實驗室的可視性,有利于保證整個實驗區域,包括走廊的明亮程度,并增強開闊感。
實驗用房采取玻璃分隔時,地面以上應采用不低于1m的實墻,以便放置裝有電源插座的實驗邊臺,并耐受推車等物體的沖撞,提高安全性。走廊兩側可以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量提高透明面積的比例??v隔墻不宜全部采用玻璃隔斷。充分而有效地利用空間是現代實驗用房設計的重要理念之一,提高單位空間的貯物量在大多數實驗用房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實驗臺上方設置支架或在墻上安裝吊柜是一種被普遍采用的既簡潔又美觀、實用的方式,因此,應根據具體情況,在需要的地方以實墻代替玻璃隔斷來爭取空間,儲藏或擱置實驗物品。當縱隔墻采用玻璃隔斷時,應在近走廊與外墻處應各留不少于1.5m寬的實墻,以利于放置冰箱、器皿柜、資料柜等高大物件。
實驗用房吊頂、墻面的材料和構造除應滿足不起塵、不積灰、吸附性小以外,還應滿足耐消毒劑等化學物質腐蝕、防水與易清洗的要求。
實驗用房地面應采用耐腐蝕、耐磨損、易沖洗的建筑材料。對于潔凈實驗用房、負壓狀態BSL-2實驗用房及其以上等級的生物安全實驗用房和其他有特定要求的實驗用房地面材料除應滿足上述一般要求外,更應滿足整體無縫隙的要求。